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(记者 张尼)“这五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,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,‘6轴7廊8通道’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%。”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21日在北京表示。
当天,国新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。一系列亮眼数据公布,勾勒出成就画卷。
从“大通道”到“微循环”的全面升级
刘伟在发布会上介绍,目前,“6轴7廊8通道”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经基本贯通,连接了全国超过80%的县级行政区,服务全国90%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。
此外,发布会上透露,截至2024年底,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.2万公里;公路总里程达到549万公里;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.76万公里;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;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。
如今,万吨货轮可直达武汉,西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结束,穿越天山只需20分钟……
在城市,全国80多个枢纽城市、2000多条线路实现空铁联运,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达到了81%,北京西站等一批客运枢纽实现了铁路与地铁的安检互认。
在乡村,建制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、半数以上通了公交,小汽车开进了乡村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大通道”加快贯通的同时,“微循环”也更加顺畅。
从“走得了”到“走得好”的品质跃升
发布会还透露,在过去一年中,平均每天约有1.8亿人次跨区域出行。
2024年,动车组旅客发行量32.72亿人次,占铁路旅客发送量的75.9%,其中京沪高铁、武广高铁发送量都超过了2亿人次;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;平均每天大约有1.3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,占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七成以上。
城市内通勤方面,每天约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,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,1亿人次乘坐出租车和网约车“门到门”出行。
出行人次跃升的同时,出行服务也在持续优化。
如今,线上售票、电子支付、刷脸出行得到了广泛应用,“一次购票、一次支付、一票通行”加快实现;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了98.4%,有效缓解了“里程焦虑”;1.3万个公交站台完成了适老化改造,5000余座地铁车站可无障碍进出站、上下车……
公众出行从“走得了”向“走得好”转变。
从“国内通达”到“国际畅联”的全球拓展
在深化交通运输国际合作方面,中国也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的“硬联通”,“六廊六路多国多港”的互联互通架构已经基本形成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。
2021年底中老铁路开通运营,旅客能够“早上在昆明吃米线、傍晚到万象喝咖啡”,这条铁路客货两旺,已经运输跨境货物超过1300万吨;2024年11月秘鲁钱凯港开港,使南美至亚洲的海运时间缩短了10天;雅万高铁、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……一条条路、一座座桥、一个个港,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驼铃帆影、大道驿站。
国际运输网络正越织越密。
数据显示,目前,我国已经累计对外签署了270多份双多边合作协定或者文件,涵盖了铁路、道路运输、海运、航空运输、邮政等各个领域。
中欧班列通达欧洲的229个城市、亚洲100多个城市;“空中丝绸之路”不断拓展,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;中国车辆首次以公路直达运输的方式跨越里海、抵达欧洲;“丝路海运”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,中国海运连接度已经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……
一通惠天下,万里尚为邻。中国正通过交通互联互通,架起互利共赢的桥梁。(完)
“ruguowomenyiweizhuiqiujishudexianjinxing,nameyanfafeiyongkendingyaoshuizhangchuangao,yanzhizhouqiyeyaobianchang,zuihoukenengbingbuhuasuan。ruhezaizhejigefangmianjinxingpingheng,xingchengyige‘qiadaohaochu’dezuhe,duizhuzhizaoshanglaishuoshizuikunnande,yeshizuidadekaoyan。”wuguanghuishuo。“(“)如(ru)果(guo)我(wo)们(men)一(yi)味(wei)追(zhui)求(qiu)技(ji)术(shu)的(de)先(xian)进(jin)性(xing),(,)那(na)么(me)研(yan)发(fa)费(fei)用(yong)肯(ken)定(ding)要(yao)水(shui)涨(zhang)船(chuan)高(gao),(,)研(yan)制(zhi)周(zhou)期(qi)也(ye)要(yao)变(bian)长(chang),(,)最(zui)后(hou)可(ke)能(neng)并(bing)不(bu)划(hua)算(suan)。(。)如(ru)何(he)在(zai)这(zhe)几(ji)个(ge)方(fang)面(mian)进(jin)行(xing)平(ping)衡(heng),(,)形(xing)成(cheng)一(yi)个(ge)‘(‘)恰(qia)到(dao)好(hao)处(chu)’(’)的(de)组(zu)合(he),(,)对(dui)主(zhu)制(zhi)造(zao)商(shang)来(lai)说(shuo)是(shi)最(zui)困(kun)难(nan)的(de),(,)也(ye)是(shi)最(zui)大(da)的(de)考(kao)验(yan)。(。)”(”)吴(wu)光(guang)辉(hui)说(shuo)。(。)
布林肯称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、冷战或“脱钩”,而是聚焦“去风险”,外交部回应
三、全力提供技术支撑。组织小麦技术力量,为承保机构做好小麦受灾理赔的技术指导。抽调精干人员,协助保险公司加快查勘定损进度,根据小麦种植农户和承保机构的需要,提供必要的专业鉴定作为理赔参考依据。指导理赔机构强化无人机、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应用,全力应对近期可能出现的大量小麦保险报案、查勘、定损和理赔工作。督促承保机构建立理赔绿色通道,提供多渠道报案途径,充分运用数字化、线上化、智能化技术手段,改善理赔服务方式,简化理赔流程,提高理赔效率。